勇者台灣人也一定會的精靈文 本週話題熱議,注音與台羅在吵什麼?
勇者台灣人也一定會的精靈文
本週話題熱議,注音與台羅在吵什麼?
上週書法家 Daphne 在社交平台上發佈了兩款字體供大家免費下載,分別為精靈文.岩、精靈文.蕨,引起網友很大的迴響,對於只有台灣人才懂的注音符號,有如密碼一般,被視為抵擋終國審查的法寶,但後續引發的效應,使原作者被其他激進網友出征,甚至波及到協助發佈的 justfont 字體設計公司
書法家李思穎字體設計師 Daphne 在 Facebook 發文:
精靈文收到了很大的反響,非常感謝大家愛用,但也出現了一些攻擊 justfont 的帖子,讓原本滿腔熱血的夥伴們感到寒心,原本製作精靈文就已經佔用他們賺錢的時間了,如今我更不可能厚著臉皮要他們繼續做吃力又討罵的白工。
台灣有在耕耘台客語漢字、原住民各族字符的,大概也只有他們了,因我一時興起,造成他們被攻擊,也是始料未及,也替他們感到不平。
主要原因是台灣有一群致力發揚台羅語言的狂熱份子,將注音這個由華國移入台灣的外來語言視為消滅台語的黨國遺毒,畢竟注音符號的設計原本就是為了華語存在,更不是用來書寫其他語言,何況在台灣這塊土地上,還有客語與其他原住民語言,應該要用更包容的心態去尊重各族群的母語與文化,而注音確實在當時的背景扮演了互相理解交流的功能,化解語言的隔閡,避免族群的對立與衝突,才是語言真正的用途,如果抱著非我族類,其心必異的心態,那不就跟當年的黨國一樣了嗎?
陳民峰五個事實來補充
- 注音符號最原本是試圖想要大一統整個中華民國主要語言的音標,類似上下切法且用特定的音標來表示
- 當時有兩大方案。第一種,延自清朝末年廈門的教會羅馬拼音(與台羅同源),但實施後不好用、普遍國人不想接受。同時提倡與改良羅馬拼音方案的學者修改各種音標後,弄了個萬國拼音方案,還是羅馬字。因為新的音標字太多了,連外國人也覺得很難拼。所以他被派到當時還是日治的台灣芝山巖國語傳習所(士林國小與國北教市北教前身)考察,發現日本人用假名拼台語後,變成日本人學台語超級快,並發現日本這種拼音方式相似方塊字而容易被接受,所以拿回中國用。就這樣,親教會學者放棄了羅馬拼音,投奔用注音的道路。
- 當年因為識字率太低,所以整個中華民國有急著教育普及化的需求,所以先搞了個融合四川、廣東、閩南、北京話的人造語言,成為國語(老國音)。為了推廣,把清末資深學者弄到一半的符號,繼續研發成注音符號。
- 但因為南京師院學閥大力反對,所以改成幾乎以北京話為藍本的國語(新國音),一些音標被刪掉了
- 當時注音符號的創始人隨蔣中正來台,原本就是閩南人的他想要推廣一點閩南語的拼音書寫,結果被蔣政府警告了,他也只好識相的改成推廣國語,搞了個國語日報,避免白色恐怖。
小編的看法與李柏鋒 大大相同
我不看精靈語,不是因為什麼注音很華,而是可讀性實在太低。
其實台羅也是一樣的問題,出發點很好,但使用起來很不方便,更不用說接受度決定使用比例,就如同要大家從臉書搬家去X一樣,那邊有我的同溫層嗎?我可以擴大交友圈嗎?還是要花同樣的時間去學日文或英文呢?就連更換程式語言要付出非常大的成本,就可以知道這是多困難且殘酷的現實問題,並不是只有華國遺毒這麼簡單
但做為趣味性的字體設計來說,可以用輕鬆的心情去看待,如果台羅也能用有趣的方式去推廣,讓大家可以無痛使用,我相信會比把人都罵跑好,希望他們不是為了消滅台語而把學習的難度提高….
MDFK 注音相關的設計
小編是台語日音派,如果羅馬字可以用來拼音,日文拼音為什麼不可以?因此這個攻擊對小編無效XD
其他更多的偽日文設計
精靈文字體轉換器
輸入漢字,即可召喚精靈文✨直接輸入精靈文也可以,有兩種字體風格和紙張背景https://justfont.com/justforfun/elf-bpmf
字型資訊
重新定義ㄅㄆㄇ!台灣人才懂的史詩注音字型。由書法家做作的Daphne親筆寫下的兩款造形:精靈文.岩、精靈文.蕨,讓你書寫專屬台灣人的奇幻密語。紙張背景由做作的Daphne提供。
- 授權方式免費可商用字型,不得直接販售本字型,亦不得製作為字帖釋出或銷售。
- 字型版權做作的Daphne
- 技術支援justfont
- 語系注音符號與部分繁體中文標點符號